诗词原文
题楼松
唐·杜牧
品题曾记《抱朴子》,楼松郁郁差相似。
雪岭倚空白云起,烟波江上使人迷。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诗文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诗作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艺术风格上别具一格。
译文
曾经在阅读《抱朴子》时,书中对松树的品评让我印象深刻,如今眼前的楼松郁郁葱葱,与书中描述的颇为相似,那雪后的山岭倚天而立,白云缭绕其间,江面上烟波浩渺,使人感到迷蒙而陶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楼松的郁郁葱葱,以及与之相映的雪岭、白云和烟波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陶醉之情,首句提及《抱朴子》,暗示了诗人对松树有着深厚的文化情感;次句则直接描写楼松的郁郁葱葱,与记忆中的《抱朴子》中的描述相呼应;后两句则进一步以雪岭、白云和烟波江上的景象,烘托出楼松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壮美。
赏析
这首诗以楼松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丽和迷人,诗人以《抱朴子》中的品评为引子,巧妙地引出对楼松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雪岭、白云和烟波江上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将楼松所处的自然环境刻画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景色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牧的一次游历或隐居生活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或许在游历或隐居的过程中,遇到了这片美丽的楼松林,被其郁郁葱葱的景象所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也可能通过提及《抱朴子》中的品评,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