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落叶叹
唐·李中
秋风瑟瑟叶纷飞,残枝几叶在,其势不得久。
寒霜来时尽凋零,空余枝头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李中的诗歌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一些更著名的唐代诗人。
译文
秋风瑟瑟吹来,树叶纷纷飘落,只剩下残枝上几片孤零零的叶子,它们的存在已经岌岌可危,不久也将随风而去,当寒霜降临时,这些叶子将全部凋零,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头,满是哀愁。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中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残枝上的几片叶子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它们的凋零预示着冬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终结,诗人通过这一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风中落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残枝上几片叶子的细致描写,巧妙地传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中的“秋风瑟瑟”、“寒霜来时”等词语,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机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落叶叹》是一首充满深刻意蕴和情感的诗歌,通过描绘秋风中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