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事业知何在,贾谊文章信不磨。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秦论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梓

千秋壮气横江渚,蒙恬事业知何在?

贾谊文章信不磨,至今犹自照寰区。

作者简介

李中梓(约1588年—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荇思,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博学多才,对文学、历史也有深厚造诣,其著作《医宗必读》等,在中医界影响深远,虽然李中梓以医学著称,但他的诗词作品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译文

千年的豪壮之气横贯江渚之上,蒙恬的赫赫战功如今又在哪里呢?

贾谊的文章确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照耀着整个世界。

释义

“千秋壮气横江渚”描绘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而“蒙恬事业知何在”则是对古代英雄蒙恬(秦朝著名将领,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功绩的追思与感慨,暗示其辉煌事业已随时间消逝,难以寻觅。“贾谊文章信不磨”则是对西汉文学家贾谊(以政论文著称,如《过秦论》)文章不朽价值的肯定,认为其文章如同璀璨星辰,永载史册,照亮后世。“至今犹自照寰区”进一步强调了贾谊文章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蒙恬与贾谊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英雄事业易逝而文化成就永存的深刻思考,蒙恬作为一代名将,其军事成就虽显赫一时,但终究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而贾谊则以文章传世,其思想智慧跨越时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诗人以此为例,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文化价值的颂扬,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位置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梓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位置的感悟有关,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李中梓不仅关注医学领域,也对历史、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动荡的明末清初,他或许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紧密关联,从而创作出这首富含哲理与人文关怀的诗篇,通过对蒙恬与贾谊的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寄托了对文化不朽价值的信念,以及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