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出自哪首诗?

小编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暮江景

唐·钱起

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

孤舟微月对枫岸,长笛一声愁杀人。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有《钱考功集》等。

译文

白塔在黄昏中才露出了一半的身影,远处的青山在暮色中淡淡地仿佛要沉入地平线,一叶孤舟静静地停泊在枫树环绕的岸边,伴随着微弱的月光,远处传来的一声长笛,让人愁绪满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江景,通过白塔、青山、孤舟、微月、枫岸和长笛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白塔和青山在黄昏中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孤舟和微月则增添了画面的孤寂感;而长笛的一声,更是将诗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黄昏时分的江景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首句“白塔昏昏才半露”和次句“青山淡淡欲平沉”,通过白塔和青山的描绘,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第三句“孤舟微月对枫岸”则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孤寂感,孤舟、微月和枫岸的组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一句“长笛一声愁杀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长笛的一声,将诗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黄昏时分,独自面对江景时,内心涌起的愁绪和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黄昏时分的江景与自己的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孤独和寂寞的深刻体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