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闷
唐·韦庄
南度经秋岁已淹,一番积闷醉逾添。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南度经秋岁已淹,一番积闷醉逾添。”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庄的某首广为人知的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风格类似韦庄作品的诗中,并围绕这两句进行了后续创作,以下解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思,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向南迁徙已度过了一个秋天,岁月悄然流逝,心头的积闷却随着每一次醉酒而愈发沉重,溪边的云彩刚刚升起,太阳便已西沉,楼阁的影子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山雨即将来临,大风已吹满了整个楼层,傍晚时分,鸟儿飞入长满杂草的秦苑,秋蝉在黄叶飘零的汉宫中哀鸣,过往的行人啊,请不要聆听那宫前的流水声,因为它流走的,正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年华。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直接点题,南迁之后,岁月匆匆,心中的积闷却难以排解,反而因借酒消愁而更加沉重,颔联以自然景象暗喻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飘摇不定,颈联通过秦苑、汉宫的意象,寄托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之感,尾联则以宫前流水为喻,警示人们珍惜时光,莫让年华虚度。
赏析
此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思和感慨;二是语言凝练,用词精准,富有画面感,如“溪云初起”、“山雨欲来”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秋日傍晚的景象;三是情感真挚,诗人以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为基点,升华到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广泛的共鸣性。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虚构的诗并非韦庄的真实作品,但我们可以假设其创作背景与韦庄的生活经历相关,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衰落和五代的纷争,个人命运也随之起伏不定,他南迁避乱,饱尝流离之苦,心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作为一位乱世文人的悲凉心境和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