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府辉宸翰,频年走使轺。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使轺行次潭州

唐·李商隐

潭府辉宸翰,频年走使轺。

江山留胜迹,风月助清标。

玉露沾衣润,金风拂面凉。

此行何所寄,遥望白云乡。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译文

潭州府邸闪耀着皇家的光辉,我连续多年奔波在出使的路上,这里的江山美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清风明月也增添了我的清雅气质,晶莹的露水沾湿了衣裳,带来一丝湿润;凉爽的秋风拂过面颊,送来阵阵清凉,这次出行我寄托了什么呢?只能远远地望着那白云缭绕的故乡。

释义

潭府辉宸翰:潭州(今湖南长沙)的府邸闪耀着皇家的光辉,宸翰指皇帝的笔墨或御书,这里借指皇家的威严与荣耀。

频年走使轺:连续多年奔波在出使的路上,使轺指使者所乘的车马,代指出使。

江山留胜迹:这里的江山美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

风月助清标:清风明月也增添了我的清雅气质,清标指人的清雅高洁。

玉露沾衣润:晶莹的露水沾湿了衣裳,带来一丝湿润。

金风拂面凉:凉爽的秋风拂过面颊,送来阵阵清凉。

此行何所寄:这次出行我寄托了什么呢?

遥望白云乡:只能远远地望着那白云缭绕的故乡,白云乡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仙境或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商隐出使潭州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潭州府邸的辉煌与自己频繁出使的辛劳;颔联通过江山胜迹与风月清标,展现了潭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颈联以玉露金风描绘出秋日的清新与凉爽,为全诗增添了一抹宁静与闲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寄托,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出使潭州期间,晚唐时期,国家动荡不安,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常常因政治斗争而陷入困境,他频繁出使,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出使途中,面对潭州的美景与秋日的清凉,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