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的解释

春秋10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述怀一首》,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崤函盖复寻,洛邑犹茫渺。

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

衰疾相凭倚,归来眺东皋。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解释关键词句)

去年潼关被攻破,我与妻子儿女长久隔绝,今年夏天草木茂盛,我才得以向西逃走,穿着麻鞋去见天子,衣袖露出两肘,朝廷怜悯我生还,亲朋故旧为我年老丑陋而伤感,流着泪被授予拾遗的官职,流离失所中仍感受到主上的深厚恩德,虽然得以离开柴门,但不忍心立即开口求官,寄书询问三川的情况,不知家中是否安好,听说同遭灾祸的人,连鸡狗都被杀戮,山中的茅屋已经漏雨,还有谁能依靠门窗呢?苍松的树根被摧毁,地冷骨未朽,几人能够保全性命,全家岂能团聚,崤山和函谷关又怎能寻找得到,洛邑仍然遥远而渺茫,治理国家的重任落在钧轴(指宰相)身上,询问意见也及于百姓(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泛指百姓),我年老多病,归来后眺望东方的田野。

释义

“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重任落在宰相身上,而宰相也虚心向百姓询问意见,这里体现了杜甫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即希望朝廷能够广开言路,听取百姓的意见,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历经艰辛回到朝廷,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对家人的思念、对朝廷的感恩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特别是“经纶任钧轴,询访及刍荛”这两句,展现了杜甫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历经战乱,与家人失散,后历经艰辛回到朝廷,在朝廷中,他得到了唐肃宗的赏识,被授予拾遗的官职,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在这首诗中,他回顾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