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中曲

唐·刘禹锡

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

荣耀更相续,欢娱乐未消。

贞心依道胜,义气激忠烈。

功业定难成,何日是归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壮阔,常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译文

在朝廷中枢要职上,先有人如同凤凰般依附权贵,接着宰相又推荐他佩戴簪缨和貂尾(象征高官显贵),荣耀与地位不断延续,欢乐与享乐从未停止,他内心坚守正道,道义激发了他的忠诚与壮烈,尽管如此,功业终究难以成就,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故里。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前半部分“枢庭先附凤,相国荐簪貂,荣耀更相续,欢娱乐未消。”描绘了官场中的权贵们依附权势、享受荣华富贵的景象;后半部分“贞心依道胜,义气激忠烈,功业定难成,何日是归年。”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守正道、忠诚壮烈,但功业难成,渴望归隐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前半部分以讽刺的笔触揭露了官场中的腐败与虚荣,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的追求,通过鲜明的对比,诗人既批判了现实,又彰显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而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官场中的权贵与自己的不同选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这种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