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上闻笛
唐·孟浩然
江上闻笛愰客心,异乡寒觉早,故国信来稀。
孤舟行渐远,归路眇难期。
雁影翩翩过,渔歌处处随。
愁肠何所寄,明月照寒扉。
作者及朝代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孟浩然早年有志于仕途,但仕途不顺,一生未得显达,他性格孤高狷介,不拘小节,喜欢饮酒作诗,与王维、李白等诗人有深厚的友谊,孟浩然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江上听到笛声,使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感到凄凉,身处异乡,感觉寒冷来得特别早,而来自故乡的书信却十分稀少,我乘坐的孤舟渐行渐远,回家的路途遥远而渺茫,大雁翩翩飞过,渔歌处处响起,我心中的愁绪无处寄托,只有明月照耀着寒冷的门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江上听到笛声后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漂泊在外的孤独感,首句“江上闻笛愰客心”直接点题,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异乡寒觉早,故国信来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渴望,后四句则通过描写孤舟、归路、雁影、渔歌等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绪。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江上闻笛愰客心”以笛声为引子,巧妙地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异乡寒觉早,故国信来稀”两句,通过对比异乡和故乡的寒冷感受以及书信的稀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后四句则通过描写孤舟、归路、雁影、渔歌等景象,将诗人的孤独和愁绪表现得更加生动和深刻,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漂泊异乡时所作,当时他身处江上,听到笛声后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作,孟浩然一生未得显达,仕途不顺,常常漂泊在外,因此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漂泊在外的孤独感,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