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化工先著力,雪中风韵最相宜。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杨万里

不见化工先著力,雪中风韵最相宜。

此花端合诗人老,吟断江南万首诗。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官、东宫侍读、秘书监等职,在朝中为官时,敢言直谏,但屡遭迁谪,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致仕,不久病归吉水,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逝世,享年八十岁,追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译文

没有看见大自然(化工)特别用力去雕琢,梅花在雪中展现的风姿韵味最为适宜,这种花天生就应该陪伴诗人到老,让人在江南吟咏出成千上万首诗歌。

释义

“不见化工先著力”意指梅花的美并非人工雕琢而成,而是自然天成;“雪中风韵最相宜”则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独特风姿,既纯洁又高雅;“此花端合诗人老”表达了梅花与诗人的深厚渊源,仿佛梅花就是诗人的知己;“吟断江南万首诗”则夸张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至于在江南吟咏出无数诗篇。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描绘梅花在雪中的风韵,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热爱,首句“不见化工先著力”以自然之力与人工雕琢相对比,突出了梅花的自然美;次句“雪中风韵最相宜”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独特韵味,既展现了梅花的纯洁高雅,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后两句则通过“此花端合诗人老”和“吟断江南万首诗”的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杨万里一生热爱自然,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在多处任职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同时也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感悟,晚年时期,他回到家乡吉水,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常常以诗酒为伴,以梅花为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热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的心境和情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