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气脉未全归,一点清香已著枝。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梅

宋·杨万里

千林气脉未全归,一点清香已著枝。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言草木无情物,我谓花如有意时。

莫道此花容易发,只应天意不教迟。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幽默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万千林木的生机尚未完全恢复,而早梅已经绽放出一点清香,依附在枝头,雪后的园林中,梅花仅仅半树开放,而水边的篱笆旁,忽然横斜出一枝梅花,人们常说草木是没有情感的,我却认为花儿在有意绽放,不要说这梅花容易开放,只应是天意不让它开得太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梅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早梅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精神的赞美,诗人也借梅花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赏析

首联“千林气脉未全归,一点清香已著枝”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早梅的与众不同,在万物尚未复苏的寒冬时节,早梅已经独自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颔联“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进一步描绘了早梅的生长环境,通过雪后园林和水边篱落的场景,烘托出早梅的孤傲和美丽,颈联“人言草木无情物,我谓花如有意时”则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草木情感的独特见解,认为花儿也有意绽放,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尾联“莫道此花容易发,只应天意不教迟”则是对早梅精神的升华,强调了天意对美好事物的眷顾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寒冬时节观赏早梅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而早梅的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他通过描绘早梅的形象和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