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暮西园
唐·王维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柔桑已密吴蚕老,帘幕低垂燕子飞。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绿色的池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四周长满了青草,一片春意盎然,可叹那晴春三月转眼即逝,再想挽留也来不及了,它匆匆地从绵绵春雨中过去了,已经是暮春时节,春蚕已老,桑叶也被吃得差不多了,密密的桑叶堆积在一起;那低垂的帘幕间,燕子在飞来飞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田园风光图,首句写满池绿水、芳草萋萋,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次句写春光易逝,一场春雨过后,春天就匆匆离去了;三、四句写蚕老叶稀,燕子飞舞,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氛围,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暮春时节田园风光的独特韵味,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以“绿池”和“芳草”两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则通过“雨”这一意象,暗示了春光的易逝和时间的无情。
后两句“柔桑已密吴蚕老,帘幕低垂燕子飞”,则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氛围,诗人以“柔桑”和“吴蚕”两个意象,暗示了蚕事的繁忙和桑叶的丰收;而以“帘幕低垂”和“燕子飞”两个意象,则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王维晚年信奉佛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常常独自在田园中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田园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