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奇僻苦,注重字句的锤炼,追求意境的深远,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推敲”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着寺院的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高高的楼台与鸟道相通,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属于僧侣之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友人李凝的幽居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诗中“闲居少邻并”写出了隐逸生活的孤寂,“草径入荒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与幽静的氛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夜晚的静谧,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通过过桥和移石两个动作,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两句则是对整个幽居环境的总结,强调了其高远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颇具匠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清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闲居”开篇,点明了主题,接着通过“草径”、“荒园”、“鸟宿”、“僧敲”等意象,逐步展开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尤其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以其生动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整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沉,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又有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为友人李凝的幽居所题,李凝是一位隐士,其幽居之处远离尘嚣,环境清幽,贾岛在游历至此,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