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名:《爱民心声》
朝代:清代
作者:李颀云
轩然霞举欲投簪,爱子爱民一片心。
忧国忘身思报主,清风两袖抚民心。
作者简介
李颀云,清代中期的一位文人墨客,生平事迹不甚详尽,但以其诗文传世,他生活在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年代,对百姓的疾苦有着深切的同情,常在诗作中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李颀云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我)如同云霞般高远地举起志向,却想要放下官帽归隐山林,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子女和百姓的深深爱意,我忧虑国家大事,忘却个人安危,一心想要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同时以清廉正直的作风抚慰百姓的心灵。
释义
“轩然霞举欲投簪”:形容诗人志向高远,如同云霞般高远,但内心却产生了归隐的念头,想要放下官帽,不再过问世事。
“爱子爱民一片心”:表达了诗人对子女和百姓的深厚感情,他始终将他们的福祉放在心上。
赏析
这首诗以“轩然霞举欲投簪”开篇,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志向和追求,但紧接着的“爱子爱民一片心”又将其拉回了现实,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牵挂和对百姓的深情厚意,后两句“忧国忘身思报主,清风两袖抚民心”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形象,他忧国忘身,一心想要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同时以清廉正直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李颀云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深感忧虑,他虽身在官场,但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渴望归隐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他又无法割舍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深牵挂,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