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
(注:“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吴均已知的《山中杂诗》原文,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想为吴均可能创作的意境扩展,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贫寒,好学不倦,工于诗文,尤善写景抒情之作,其文辞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时人称为“吴均体”。《梁书》、《南史》均有传。
译文
在山边可以看到云雾缭绕,竹林中可以窥见夕阳的余晖,鸟儿飞向屋檐上,白云从窗户里悠然飘出,古老的树木在阴凉处升腾起白色的雾气,忽然间,从岩石上看到了潺潺流动的泉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而幽美的景色,通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等画面,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而“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两句,则进一步增添了山林的神秘与灵动,白烟缭绕于古木之间,流泉自石上潺潺而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山中景色的清新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云雾、落日、飞鸟、白云以及古木、流泉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两句,尤为传神,既表现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又透露出一种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韵律。
创作背景
虽然“古木阴中生白烟,忽从石上见流泉”这两句并非吴均《山中杂诗》的原文,但我们可以构想,这样的诗句很可能是吴均在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时,心中所涌动的情感与灵感的结晶,吴均一生热爱自然,擅长以诗文描绘山水之美,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或许就是他在一次山中漫步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