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长
唐·王翰
綦履春风薄,掖庭秋夜长。
银灯青琐暗,绮阁绮罗香。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唐代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他性格豪放不羁,才情出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王翰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生活,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动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不多,使得后世对他的了解相对有限。
译文
穿着轻便的鞋子在春风中漫步,却感受到宫廷中秋夜的漫长,银色的灯光在青琐门边显得昏暗,华丽的楼阁中飘散着绮罗的香气。
释义
“綦履春风薄”描绘了诗人在春风中穿着轻便鞋子的情景,暗示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薄”字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无奈。“掖庭秋夜长”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宫廷中秋夜的漫长与孤寂,后两句通过“银灯青琐暗”和“绮阁绮罗香”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生活的冷清与奢华。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长”为题,通过描绘宫廷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与反思,首句“綦履春风薄”以春风和轻便的鞋子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薄”字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次句“掖庭秋夜长”则直接点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宫廷中秋夜的漫长与孤寂,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宫廷生活的冷清与奢华,银灯在青琐门边显得昏暗,暗示着宫廷中的寂寞与冷清;而绮阁中飘散着绮罗的香气,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糜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批判。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王翰在宫廷任职期间所写,他通过描绘宫廷中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感慨与反思,在唐代,宫廷生活虽然奢华而充满诱惑,但也充满了勾心斗角和权力斗争,王翰可能正是通过这种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与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为后世研究唐代宫廷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