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幻灭吟》
唐·无名氏
作糜须毂粟,千劫漫炊砂。
梦逐红尘去,心随白发加。
浮生如过隙,世事似浮花。
回首前尘路,空余落日霞。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也有一些佳作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导致作者姓名不详,这类作品同样承载着唐代诗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译文
制作糜粥需要依赖毂粟(此处或喻指生活中的依赖与诱惑),
历经无数劫难,就像在炊砂中寻求金子般徒劳无功。
梦想随着红尘俗世渐行渐远,
内心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增添了更多的白发与沧桑。
短暂的人生如同白驹过隙,
世间的纷扰如同漂浮不定的花朵。
回首往昔所走过的路,
只留下一片空旷与落日的余晖。
释义
“作糜须毂粟,千劫漫炊砂”两句,以制作糜粥需毂粟(此处可能含有比喻意味,指生活中的某些依赖或诱惑)和炊砂求金(比喻徒劳无功)为引子,表达了人生追求中的迷茫与无奈。“梦逐红尘去,心随白发加”描绘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岁月无情地催人老去的无奈。“浮生如过隙,世事似浮花”则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回首前尘路,空余落日霞”以落日余晖象征过往岁月的空幻与消逝,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释然。
赏析
此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前两句通过比喻,巧妙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或精神满足过程中的盲目与徒劳;中间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梦想与现实、青春与老去的鲜明反差;后两句则以“浮生”、“世事”为引子,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推向高潮,最终以“回首前尘路,空余落日霞”作结,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回味,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智慧与哲理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其内容来看,很可能是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波折与磨难后,对人生、世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与智慧的诗篇,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此诗作为唐代无名氏之作,同样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