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秋晚
唐·皎然
山下杪秋无客到,松梢鸣鹤讶人来。
寒云日暮飞将尽,夜色空山独上楼。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出入仕途,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丽闲淡,意境深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佛教思想,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
深秋时节,山脚下已无人来访,只有松梢上的白鹤因听到声响而惊讶地以为有人到来,傍晚时分,寒云即将散去,我独自登上空山的小楼,面对这寂静的夜色。
释义
山下杪秋无客到:杪秋即深秋,此句描绘了深秋时节山居的寂静,无人来访的冷清。
松梢鸣鹤讶人来:鹤在松梢鸣叫,因听到声响而惊讶,以为有人来访,增添了山居的幽静与神秘感。
寒云日暮飞将尽:寒云在日暮时分即将散去,暗示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降临。
夜色空山独上楼:诗人独自登上空山的小楼,面对寂静的夜色,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秋晚为背景,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首句“山下杪秋无客到”直接点出山居的冷清与寂静,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松梢鸣鹤讶人来”则以鹤的惊讶之声,反衬出山居的幽静与神秘,使画面更加生动,后两句“寒云日暮飞将尽,夜色空山独上楼”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居生活中所作,反映了他在远离尘嚣、归隐山林后的心境变化,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热爱自然美,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面对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内心产生的一种超脱与宁静的感受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皎然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