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生平志未施。
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其诗作多抒发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风格含蓄深沉,语言凝练自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我在秋草中寻觅着你的足迹,寒林里空见夕阳斜照,你遭贬于此寂寞地栖身三载,万古留传你客居楚地的悲哀,汉文帝有道却恩情菲薄,贾谊生平抱负又有谁来施展?你回到故乡尚且埋怨住处低湿,又怎能忍受在长沙时赋鵩的悲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贾谊的故居和生平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诗中“三年谪宦此栖迟”描述了贾谊被贬长沙三年的孤寂生活,“汉文有道恩犹薄”则批判了汉文帝虽有道却对贾谊恩情菲薄,未能重用其才,最后两句“故乡犹自嫌卑湿,何况当时赋鵩人”更是深刻表达了贾谊对故乡尚且不满其卑湿,更何况在长沙时面对更加艰难的环境和心境。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通过对贾谊故居的描绘和对其生平遭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和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诗中“秋草”、“寒林”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与贾谊的遭遇相呼应,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贾谊的悲哀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贬谪途中经过长沙贾谊故居时所作,当时刘长卿也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偏远之地,他深感自己与贾谊有着相似的遭遇和命运,在游览贾谊故居时,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悲凉的诗篇,通过这首诗,刘长卿不仅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和敬仰,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