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神龙窟
唐·李群玉
涨作神龙窟,中通太乙船。
灵风摇玉水,仙月映冰烟。
碧洞藏云气,清秋送晚天。
何当乘羽去,朝拜五芝田。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不仕,以吟咏为乐,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水位上涨形成了神龙窟这样的奇观,其中仿佛有太乙真人乘坐的仙船相通,灵动的风吹拂着清澈如玉的水面,仙月映照在冰冷的烟雾之中,碧绿的洞穴中藏着云雾缭绕的气息,清凉的秋天送来了傍晚的天空,我何时能乘着羽毛飞升而去,朝拜那五芝田中的仙人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神龙窟的神奇景象,通过水位上涨形成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中通太乙船”一句,暗含了道家仙人的神秘色彩,而“灵风”、“仙月”、“碧洞”、“清秋”等词语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神龙窟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据史书记载,神龙窟是唐代的一处著名景观,以其神奇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神话传说而闻名,李群玉在游览神龙窟时,被其独特的景象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不仅描绘了神龙窟的神奇景象,还融入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