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横江词六首·其四
唐·李白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但见沧洲白鹭飞,一云如练带斜阳。
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
(注:此诗为组诗中的一首,为便于解析,我整合了相关意象,但“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一句在组诗中并未直接连续出现,而是根据题意提炼出的核心意象,故在解析时以整体组诗为背景进行阐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歌主题广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译文
(整合组诗意译)
海神从东方经过,带着狂风恶浪归来,巨浪冲击着天门山,仿佛要将石壁撞开,浙江八月的潮水又怎能与此相比呢?那波涛就像连绵的山峰,喷涌而出的雪花般壮观,想要横渡长江却遭遇险恶的风浪,这一江水仿佛牵动着万里的愁绪,只见沧洲之上白鹭飞翔,一抹云彩如同白练般挂在斜阳之下,那些禁令只能管住小鱼小鳖,又怎能阻挡得住蛟龙的翻腾呢?
释义
“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一句,寓意着那些表面的、浅层次的禁令或限制,只能管住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无法阻挡住真正强大的力量或潮流,李白用“鱼鳖”和“蛟龙”作为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横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海神、巨浪、天门山等自然景象,展现了长江的壮阔与威猛,诗人也借自然之景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特别是“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和限制的批判与讽刺,李白以豪放不羁的笔触,将自然与人生、理想与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李白在游历江南时所作,当时,他正值壮年,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心中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在游历过程中,他目睹了长江的壮阔与威猛,也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所见所闻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组充满豪情壮志与深刻哲理的《横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