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虚怀知己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
清风明月长相伴,不问世间纷扰尘。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借自然之物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风格,尤其是“板桥体”书法和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我一生中的知己只有这位君子,而这位君子正是一位内心谦逊的人,他与清风明月为伴,从不关心世间的纷扰与尘埃。
释义
“平生知己独此君”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知己的深厚情感,认为他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知己。“此君乃是虚心人”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知己的性格特点——谦逊、虚心。“清风明月长相伴,不问世间纷扰尘”则描绘了这位知己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深厚情感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虚心人”的描绘,不仅是对知己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追求的一种境界,清风明月作为自然之美的象征,与“虚心人”相伴,形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的个人经历有关,郑板桥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期,面对世俗的纷扰和人生的波折,内心渴望找到一位真正的知己,与之共度清贫而高洁的生活,而“虚心人”的形象,正是他心中理想知己的化身,也是他自己追求的一种人格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