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久把功名为外物,拟将诗酒畅平生。
窗前竹色连山翠,池上荷花照水清。
心静即宜长日过,身闲方觉此生轻。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横。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长久以来,我把功名看作身外之物,打算用诗歌和美酒来畅意度过一生,窗前翠绿的竹子与远山相连,池塘上荷花映照着清澈的水面,心境宁静就适合度过漫长的日子,身体闲适才觉得此生轻松自在,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青山之外,那里月光洒满,松风阵阵,小路自然横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将功名视为身外之物,而更愿以诗酒为伴,畅意人生,颔联描绘了诗人居所周围的自然景色,竹色翠绿、荷花照水,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心境平和则日子悠长,身体闲适则生活轻松,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山绿水间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将闲适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晚年时期,他逐渐对仕途失去了兴趣,转而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