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韦庄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
小雨霏霏人不至,一庭芳草自孤妍。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退朝之后,我的诗思如同春花般竞相绽放,而身处近市之处,我的心情却像水一样平静悠闲,细雨绵绵,友人未曾到访,庭院中的芳草独自美丽,静静地绽放着它的芳华。
释义
首句“退朝诗思争花发”描绘了诗人退朝后,灵感如春花般涌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才情,次句“近市心情似水闲”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繁华市井,但内心却保持着如水般的宁静与淡泊,后两句“小雨霏霏人不至,一庭芳草自孤妍”通过描绘细雨中的庭院和独自绽放的芳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然。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退朝后的闲适生活与内心世界,首联以“诗思争花发”比喻灵感的迸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颔联则以“心情似水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与繁华的市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的高洁品质,颈联与尾联通过描绘细雨中的庭院和独自绽放的芳草,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然,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退隐时期,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纷争,晚年时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上了闲适的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中,韦庄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己的闲适生活与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庄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晚年时期的心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