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边塞
唐·王昌龄
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
驿路断桥飞雪过,空营寂寂夜初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齐名,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将士生活以及闺怨情感,风格雄浑豪放,情感深沉真挚,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其诗歌创作却从未间断,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黄沙漫天,白草连天,这里渺无人烟;古老的边塞在寒云中若隐若现,归巢的鸟儿在乱云中盘旋,驿路上断桥残破,飞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空旷的军营寂静无声,夜晚的寒意悄然降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荒凉、孤寂的景象,首句“黄沙白草无人迹”以黄沙和白草两种典型的边塞景物,勾勒出环境的荒凉与空旷;次句“古戍寒云乱鸟还”则通过古戍、寒云和归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萧瑟与冷清,后两句“驿路断桥飞雪过,空营寂寂夜初寒”则通过断桥、飞雪和空营等意象,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推向高潮,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诗人通过黄沙、白草、古戍、寒云、归鸟、断桥、飞雪和空营等意象的巧妙组合,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荒凉、孤寂的边塞之中,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边塞将士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王昌龄在唐代边塞诗的创作中享有盛誉,他的许多边塞诗都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荒凉等复杂的社会现实,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边疆地区游历或任职时,亲眼目睹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