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参禅面君
唐·贾岛
古寺深藏云外峰,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
松风清韵传幽意,月影微光映禅心。
红尘远隔三千界,世事难缠一寸针。
莫道山中无胜境,此中真意胜尘喧。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贾岛的诗风以清苦幽深、奇崛冷峭著称,他善于在诗中描绘孤寂凄清的环境,抒发内心的苦闷与追求,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峰顶深处,隐藏着一座古老的寺庙,请问参老禅师,参悟禅理与面对君王相比,哪一个更为难呢?松林间传来阵阵清韵,传递着幽深的禅意,月光微照,映照着禅师内心的宁静,红尘俗世与我们相隔三千世界之遥,世间的纷扰琐事如同难以摆脱的一寸针,不要说山中没有美丽的景致,这里的真意与宁静远胜过尘世的喧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松风、月影等自然景象,以及参禅与面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为问参老禅,何如参面君?”一句,既是对禅理的探讨,也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人认为,参悟禅理虽然不易,但与面对君王的复杂世事相比,或许更为简单纯粹。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禅意世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禅意与诗意融为一体,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禅宗的深邃与宁静,诗中“红尘远隔三千界,世事难缠一寸针”一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禅意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隐居山林、潜心参禅的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波折后,贾岛逐渐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参禅悟道,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参禅心得的体现,表达了他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贾岛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