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藤
唐·白居易
女萝生意托松高,一朝松伐萝亦遭。
空留蔓草为芳饵,不见垂萝挂绿梢。
云树苍苍烟霭霭,春风回首尽迢迢。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女萝(一种寄生植物)依附松树生长,一旦松树被砍伐,女萝也随之遭殃,原本缠绕在松树上的藤蔓,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草地,再也看不到那翠绿的萝蔓挂在树梢,云雾缭绕的树木苍茫一片,春风拂过,回首望去,一切都已遥远,最无情的莫过于台城的柳树,依旧笼罩在十里长堤的烟雾之中,仿佛对世间的变迁无动于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萝与松树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以及世事的无常,女萝依附松树而生,一旦松树被砍伐,女萝便失去了依托,象征着那些依赖他人或外物的人,一旦失去依靠,便会陷入困境,诗中也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无情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女萝和松树的关系为引子,巧妙地揭示了依附关系的脆弱性,诗人通过对比女萝依附松树前后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诗中的“空留蔓草为芳饵,不见垂萝挂绿梢”等句,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惋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个人的经历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境时,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女萝与松树的关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依附关系的看法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