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浮生
唐·李中
几慕功名逐转蓬,既无成就苦为悰。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仕至淦阳宰,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感慨,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李中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是晚唐时期较有影响的诗人之一。
译文
多少次羡慕那些为了追求功名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的人,而自己既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就只能苦中作乐,人生短暂如同冰层下的流水,日日夜夜向东流去,却很少有人察觉。
释义
几慕功名逐转蓬: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羡慕,但这里的“几慕”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因为“逐转蓬”象征着漂泊不定、无根无依的生活状态。
既无成就苦为悰: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现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只能以苦为乐,这里的“苦为悰”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调侃。
浮生恰似冰底水:用“冰底水”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不易察觉的流逝,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日夜东流人不知: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默默无闻和不被理解,即使日夜不停地努力,也可能无人知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追求功名的无奈感慨,首句“几慕功名逐转蓬”既表达了对功名的向往,又暗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质疑和不满,次句“既无成就苦为悰”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现状,透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后两句“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则用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不易察觉的流逝,以及人生的默默无闻和不被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中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面对自己的现状和时代的困境,所发出的一种无奈和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