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望行人
唐·雍陶
车声已断车尘远,何况遥遥车上人。
独倚高楼望不见,此时相忆泪沾巾。
作者及朝代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市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抒发离愁别绪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简介
雍陶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其诗作却有其独特的魅力,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表达出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给人以亲切之感,他的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车轮的声音已经消失,车后扬起的尘土也已远去,更何况那坐在遥遥车上的心上人呢?我独自倚在高楼上,却怎么也望不见他的身影,此时心中思念之情难以抑制,泪水已经沾湿了衣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车声断绝、车尘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前两句“车声已断车尘远,何况遥遥车上人”通过车声和车尘的远去,暗示了行人的渐行渐远,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独倚高楼望不见,此时相忆泪沾巾”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行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赏析
这首诗以“望行人”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通过车声和车尘的远去,巧妙地暗示了行人的渐行渐远,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行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切,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刻,因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而写下的,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人们往往难以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或使者传递消息,诗人通过描写车声断绝、车尘远去,来表达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感,这首诗也体现了雍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表达出来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