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斯通,拥之则滞。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任流之悟》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简

任之斯通水自流,拥之则滞石难移。

世间万事皆如此,莫向人间争是非。

作者简介

李中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中晚唐时期,他擅长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李中简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译文

如果任由水流自行流淌,它就会畅通无阻;如果强行阻挡水流,它就会像石头一样停滞不前,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不要过于执着于人间的是非争斗。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水流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任之斯通水自流”描绘了水流在自由状态下畅通无阻的景象,暗示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次句“拥之则滞石难移”则通过对比,揭示了强行改变事物自然状态所带来的阻碍和困境,后两句“世间万事皆如此,莫向人间争是非”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水流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作者巧妙地揭示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作者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间是非争斗的厌倦和超脱,呼吁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和地位,要学会放下执念,享受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简的个人经历有关,在中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中简可能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从而产生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缺乏,关于李中简及其作品的详细情况已难以考证,以上内容仅为基于诗词本身和一般文学常识的推测和分析,仅供参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