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典策铭心》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负荷典策重千钧,载蹈于心志愈坚。
日月轮转光不灭,山河壮丽意难迁。
古训昭昭明道义,今行踽踽守清廉。
愿将此生酬壮志,不负韶华不负天。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期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但以其诗作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志向与道德追求,风格刚健有力,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李暮云在唐代诗坛上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声名显赫,但其作品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肩负着典章制度的重担如同千钧之重,将这些准则铭记于心,我的意志愈发坚定,日月轮转,光芒永不熄灭;山河壮丽,我的志向难以改变,古人的训诫清晰明了地揭示了道义,我如今孤独地行走在世间,坚守着清廉的底线,愿将此生全部的努力来酬报我的壮志,不辜负美好的时光和上天赋予的使命。
释义:
“负荷典策”指肩负着古代典章制度的重任,“载蹈于心”则表示将这些准则深深地铭记在心中。“日月轮转光不灭,山河壮丽意难迁”用自然界的恒常不变来比喻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古训昭昭明道义,今行踽踽守清廉”则强调了古人训诫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坚守清廉的品格。“愿将此生酬壮志,不负韶华不负天”则表达了诗人愿以一生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壮志,不辜负美好时光和上天赋予的使命的豪情壮志。
赏析:
这首诗以“负荷典策,载蹈于心”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典章制度的尊重和坚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日月轮转、山河壮丽,诗人将自己的志向与天地自然相联系,展现了其宏大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人训诫的敬仰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坚守清廉的决心,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而激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风气逐渐败坏,官场腐败现象严重,李暮云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典章制度的尊重和坚守,以及对清廉品格的执着追求,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守,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丝清风正气,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