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眼空朝市爱山林,放浪登临寄笑吟。
水落鱼梁浅,寒烟萦橘林。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寄情于自然之中,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转变,从早期的豪放不羁到后期的淡泊宁静,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韦应物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译文
我眼中空无一物,只爱那山林间的清幽,放纵自己漫步山林,寄情于笑声与吟咏之中,溪水干涸,露出浅浅的鱼梁,寒冷的烟雾缭绕在橘树林间,夕阳照耀着荒凉的村庄,落叶在风中纷纷扬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首句“眼空朝市爱山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市井的疏离感;次句“放浪登临寄笑吟”则展现了诗人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的洒脱态度,后两句通过描绘水落鱼梁、寒烟橘林、荒村落照、落叶纷飞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山林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中通过对比朝市与山林、繁华与宁静,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林的清幽与宁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转向山水田园生活之后,在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和人生的起伏之后,韦应物逐渐对世俗繁华产生了厌倦之情,转而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可以体会到他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超脱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