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太极泉
宋·范仲淹
一城春雨万家烟,处处凉飞太极泉。
草色如云开映地,花光似雪照连天。
渔舟夜泛桃溪浅,牧笛时鸣柳岸偏。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后迁居苏州吴县,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高,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译文
春雨绵绵笼罩着整个城池,万家炊烟袅袅升起,太极泉的水珠四处飞溅带来清凉,草色如云般铺展开来,映照着大地,花朵如雪般洁白,照亮了天空,夜晚,渔舟在桃花溪中轻轻飘荡,牧笛声不时在柳岸边响起,这里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去寻找那传说中的武陵源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太极泉及其周边地区的美丽景色,通过春雨、万家烟、太极泉、草色、花光、渔舟、牧笛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图,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太极泉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田园的宁静,首联“一城春雨万家烟,处处凉飞太极泉”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用“春雨”和“太极泉”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凉爽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草色如云、花光似雪,渔舟夜泛、牧笛时鸣,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尾联“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武陵源”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认为这里的风光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去寻找那传说中的仙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仲淹在任职期间,游览太极泉及其周边地区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政治上的压力和挑战,但在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土地上,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