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梦剪湘兰。九真邀帝所,小游仙。出自哪首诗?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凭梦剪湘兰

宋·杨万里

九真邀帝所,小住亦游仙。

凭梦剪湘水,寄将瑶瑟弦。

月边风露冷,云外海天宽。

莫遣尘凡耳,闻此断俗缘。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主张师法自然,题材广泛,语言平易自然,善用口语,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不乏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译文

梦中仿佛受邀前往九真仙境,即便是短暂停留也如同游仙一般,我凭借着梦境,在湘水中剪下一枝兰花,将它寄托在瑶瑟的琴弦之上,月光下的风露显得格外清冷,云外的海天显得无比宽广,不要让尘世间的凡俗之耳,听到这琴声而断了他们的俗世之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中仙境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九真邀帝所”描绘了仙境的邀请,“凭梦剪湘兰”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寄托。“月边风露冷,云外海天宽”等句,也展现了仙境的清冷与广阔,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超凡脱俗之志。

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奇幻而美丽的仙境世界,诗人以“凭梦剪湘兰”为引子,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结合,既展现了仙境的美好与神秘,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语言平易自然,善用口语,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而富有韵味,诗人还通过“月边风露冷,云外海天宽”等句,进一步烘托了仙境的清冷与广阔,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意境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他既有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又有着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梦中仙境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标题中提到了“凭梦剪湘兰”,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历史记载,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是否确实为杨万里所作,以及是否为其原创作品,在解读和赏析这首诗时,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和客观态度,不过,从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来看,它仍然是一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的优秀作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