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鹤吟
唐·刘沧
云自无依鹤自孤,此生谁信有穷途。
梦回沧海波摇月,吟断寒山木落秋。
欲访洞天三十六,应知人世几千年。
他年我若青云上,再与高人醉碧霄。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怀与对自然的感悟,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译文
云朵自由自在地飘荡没有依靠,孤鹤也独自翱翔于天际,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又能相信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呢?梦中回到那波涛汹涌、月光摇曳的沧海之畔,吟咏之间,寒山上的树木已落叶飘零,秋意正浓,我想要探访那传说中的三十六洞天仙境,应当明白人世间已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将来某一天,如果我能够青云直上,定要再次与那些高人隐士在碧霄之上畅饮欢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鹤的自在无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首联以云鹤自喻,暗示自己虽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之志;颔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探寻仙境的渴望;尾联则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豪迈气概。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云鹤的意象,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在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全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诗中还蕴含着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面对现实的困境和人生的挫折,诗人没有消沉沮丧,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他通过描绘云鹤的自在无依,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仍不失高洁之志的情怀;他也通过想象和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来激励自己继续前行,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境遇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