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谒
唐·王维
紬史衣簪盛,囊经侍从荣。
朝罢须裁诏,书成且诵诗。
转蓬依宿草,飘叶入寒枝。
天上去无迹,空余灞陵词。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身着华美的官服,头戴高贵的簪子,手持经书,作为侍从荣耀地跟随在帝王身边,朝会结束后,需要起草诏书,书写完成后又吟诵起诗歌,自己如同转蓬一般漂泊不定,只能依附于宿草,又如同飘落的树叶,只能落入寒冷的枝头,虽然曾有过在天庭般的荣耀,但如今已无踪迹可寻,只留下灞陵边那些凄清的词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侍从参与朝谒的盛况,以及朝会结束后的个人感慨,首联“紬史衣簪盛,囊经侍从荣”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身着华服、头戴簪子,手持经书,作为侍从的荣耀,颔联“朝罢须裁诏,书成且诵诗”则进一步描绘了朝会结束后的工作场景,诗人需要起草诏书,书写完成后又吟诵起诗歌,颈联“转蓬依宿草,飘叶入寒枝”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无所依归的感慨,尾联“天上去无迹,空余灞陵词”则是对自己过去荣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朝谒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作为侍从的荣耀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首联和颔联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参与朝谒的盛况和朝会结束后的工作场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庄严而荣耀的氛围,颈联则通过比喻,将诗人漂泊不定、无所依归的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尾联则通过对过去荣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维担任侍从期间,参与朝谒后所写,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曾经历过多次贬谪和升迁,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对仕途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他那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也展现了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