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从漆简授,法以竹书精。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竹简漆书

唐·李商隐

业从漆简授,法以竹书精。

墨香留千古,笔意贯长空。

学海无涯岸,文心不老松。

传承凭一念,万古永留名。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学问是从漆写的竹简上传承下来的,法则通过竹制的书籍得以精确阐述,墨水的香气流传千古,书写的笔意贯通长空,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文学之心如同不老的青松,传承文化只凭一念之间,却能万古流芳,永留美名。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传承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首联“业从漆简授,法以竹书精”描述了古代学问传承的方式,即通过漆写的竹简和竹制的书籍来传授知识和法则,颔联“墨香留千古,笔意贯长空”则进一步强调了书写和文化的永恒价值,墨水的香气和书写的笔意都能穿越时空,流传千古,颈联“学海无涯岸,文心不老松”则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文学之心的赞美,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而文学之心则如同不老的青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尾联“传承凭一念,万古永留名”则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只要心中有传承的信念,就能万古流芳,永留美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传承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通过描绘古代学问传承的方式和书写文化的永恒价值,作者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作者也通过赞美学问的海洋和文学之心的永恒,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尾联则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要有传承的信念和决心,让文化得以万古流芳,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文化衰落的时期,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学问和文化的追求和热爱,相反,他更加珍视和敬仰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表达了作者对学问传承和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和热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知识和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