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的释义

梦梦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续句(虚构,因原诗无直接对应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构建情境)

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

孤舟行渐远,思绪随风扬。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译文

(注:由于续句为虚构,以下译文结合原诗与续句进行翻译)

八月时节白露降临,南湖中的水面显得苍老而深沉,早晚秋风频吹,衰败的荷花多半已经倾倒,我亲手攀着青枫树,脚踏着枯黄的芦草,面容显得凄惨而苍老,心中满是秋日的寂寥,我的兄长远在淮楚之地,弟弟则在蜀道之上,他们何时能万里迢迢归来?眼前只见烟波浩渺,白茫茫一片。

桃花已经落尽,梅子变得金黄,南湖与北泖的水面都显得茫茫无际,我独自乘着孤舟渐行渐远,思绪随着秋风飘扬。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湖晚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八月白露降”等句描绘了晚秋的自然景象,而“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续句“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孤寂,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湖晚秋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通过“衰荷半倾倒”、“惨澹老容颜”等句,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远的意境,续句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意境,使整首诗更加完整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情境已难以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南湖晚秋的景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续句的虚构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完整而富有诗意的情境来欣赏这首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