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仙

唐·李中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仙凡路隔难相见,几度思君梦不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中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末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及隐逸生活,有《碧云集》传世,李中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名声显赫,但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亦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淡泊之情。

译文

龙隐没在海天相接的云雾之中,万里之遥;仙鹤在华表之上归来,已是月挂三更之时,仙人与凡人的世界相隔遥远,难以相见,多少次思念你,却只能在梦中寻觅,却始终无法成行。

释义

龙隐海天云万里:象征着仙人或超凡脱俗之物的遥远与神秘。

鹤归华表月三更: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与仙人的象征,华表则是古代宫殿、陵墓前的标志,此处寓意仙人归来,时间已至深夜。

仙凡路隔难相见:直接表达了仙人与凡人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

几度思君梦不成: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深切思念,但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见。

赏析

这首诗以游仙为主题,通过描绘龙隐海天、鹤归华表的奇幻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龙和鹤为媒介,寄托了自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仙凡路隔难相见”的直白表达,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最后一句“几度思君梦不成”,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或隐居山林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描绘仙境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李中作为其中的一员,可能也经历了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从而产生了对仙界的向往和对凡尘的厌倦,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游仙的题材,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