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凉月迎归路,白塔晴云送出关。出自哪首诗?

小星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友人归隐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紫溪凉月迎归路,白塔晴云送出关。

野寺钟声催客起,山亭花影劝人还。

离情别恨随流水,远目斜阳映远山。

他日相思何处寄,寒灯孤影对空栏。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晚年归隐山林,李中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表达离愁别绪,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传世作品不多。

译文

紫溪边清凉的月光迎接着你归去的路途,白塔上晴朗的云彩目送你走出关隘,野外的寺庙钟声催促着客人起身,山亭中的花影仿佛在劝人归家,离别的情感和怨恨随着流水远去,远望的目光中夕阳映照着远山,将来相思之情何处寄托,只能对着寒冷的灯光和孤独的影子空自凭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首联以“紫溪凉月”和“白塔晴云”为象征,分别迎接和送别友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颔联通过“野寺钟声”和“山亭花影”进一步渲染离别的场景,使情感更加浓厚,颈联直接抒发离情别恨,将情感推向高潮,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思之苦的忧虑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色来烘托离别氛围,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归隐山林之后,当时,他的友人可能也要离开尘世,归隐山林或远赴他乡,面对这样的离别场景,李中深感不舍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