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故园
朝代:清代
作者:宋琬
猿鹤凄凉思旧社,鬼神呵护惜馀丹。
空庭日暮鸟飞散,野径春深花自残。
海内故交零落尽,天涯孤客独凄寒。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路间。
作者简介
宋琬(1614年-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风波入狱,但其文学成就颇高,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宋琬的诗风沉郁顿挫,词则婉约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与身世之感。
译文
猿鹤在凄凉的境地中怀念着昔日的家园(旧社),仿佛鬼神也在暗中守护着那残存的丹心(馀丹,比喻忠贞之心),空旷的庭院在黄昏时分,鸟儿纷纷飞散,野外的小径在春末时节,花儿独自凋零,海内的老朋友大多已经离世,我这天涯孤客独自承受着凄寒,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在那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小径上漫步。
释义
猿鹤凄凉思旧社:猿鹤常被视为孤独、凄凉的象征,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
鬼神呵护惜馀丹:鬼神呵护,比喻忠贞之心得到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保护,馀丹则象征诗人的忠诚与节操。
空庭日暮鸟飞散:描绘了一幅空旷庭院在黄昏时分的寂寥景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野径春深花自残:春末时节,野外小径上的花儿独自凋零,暗喻诗人美好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是宋琬抒发个人情感与身世之感的佳作,首联以猿鹤凄凉、鬼神呵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忠贞之心的珍视,颔联通过空庭日暮、野径春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颈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交零落、自身孤客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希望能在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宋琬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政治风波入狱,晚年更是饱受流离之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身处异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园的思念、对忠贞的坚守以及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宋琬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奈与向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感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