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松荫满庭清昼永,閒中偏得园林趣,
更觉清和意象开,微风不动水泓泓。
(注:“閒中偏得园林趣,更觉清和意象开”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杨万里的某一完整流传诗作中,可能是后人根据杨万里的诗意或风格拼凑或化用而成,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一首假想的“闲居初夏午睡起”的扩展版中进行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梅子酸甜,留在牙齿间回味无穷,芭蕉叶的影子映在窗纱上,增添了几分绿意,夏日白天变长,午睡醒来后心情慵懒,无所事事地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捕捉飘飞的柳絮,庭院中松树成荫,清凉的白天显得格外漫长,在这闲暇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园林的乐趣,更觉得空气清新和煦,心境豁然开朗,微风轻拂,水面平静如镜,一片宁静祥和。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初夏时节的宁静生活,通过梅子、芭蕉、儿童捉柳花等细节,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闲适,特别是“閒中偏得园林趣,更觉清和意象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中发现园林之美,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的意境。
赏析
这两句诗“閒中偏得园林趣,更觉清和意象开”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它们不仅描绘了诗人对园林之美的独特感悟,更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在闲暇之中,诗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致,从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新与和谐,这种心境的开阔与意象的丰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扩展版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并非杨万里原作,但我们可以推测,类似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杨万里晚年退居乡间,享受田园生活的时期,在那个时期,他远离了官场的纷扰,有更多的时间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这种宁静而闲适的生活状态,激发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田园生活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