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园居
唐·王维
槛竹鸣边垂粉箨,池萍缺处落肥梅。
清风拂面荷香远,细雨沾衣柳色催。
闲坐小轩观远岫,静听幽籁赏芳菲。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云自在飞。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但此诗并非出自王维之手,而是根据题目要求构思而成。)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竹篱边,新笋的竹壳在风中作响,池塘的浮萍间,肥美的梅子悄然落下,清风拂面而来,带着远处荷花的香气,细雨沾湿了衣裳,柳枝的颜色更加青翠欲滴,我悠闲地坐在小轩中,远望青山,静听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欣赏着周围的芬芳花草,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有那自在飞翔的孤云罢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园居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和谐,诗人以槛竹、池萍、肥梅等自然元素为题材,通过听觉(竹壳作响)、视觉(梅子落下、柳色青翠)等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夏日园居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槛竹、池萍、肥梅等自然元素为题材,巧妙地运用听觉、视觉等感官描写,使诗歌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感,诗人也通过“清风拂面”、“细雨沾衣”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园居环境的清幽与舒适。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以“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云自在飞”作为点睛之笔,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种情感与诗歌前半部分的景物描写相呼应,使整首诗歌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维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隐居生活,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描绘夏日园居生活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体会到他晚年时期内心的平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