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显宣文,先知稼穑。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耕吟

唐·李绅

不显宣文志未酬,先知稼穑是良谋。

田间辛苦非无益,垄上耕耘自有秋。

夜雨耕云心不倦,晨风扶穗意悠悠。

但求五谷丰登日,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李绅,唐代诗人、官员,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早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后历任校书郎、国子助教等职,他关心百姓疾苦,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他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元稹、白居易等人交游甚密,共同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

译文

虽然未能公开宣扬自己的文采和志向,但我已经明白农耕是明智的选择,在田间辛苦劳作并非没有收获,垄上耕耘自然会迎来丰收的秋天,夜晚在雨中耕作,心中毫无疲倦;清晨微风吹过稻穗,心中悠然自得,我只求五谷丰登的那一天,不羡慕人间的万户侯。

释义

“不显宣文”意指诗人并未过分张扬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志向;“先知稼穑”则表明他深刻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良策,全诗通过描绘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实际成果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首联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认同和选择;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描绘田间劳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实际成果的高尚情操,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绅早年仕途不顺、深感社会现实残酷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百姓的疾苦,他深感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志向难以得到施展,他选择了回归田园,投身于农耕生活之中,在这段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也认识到了农耕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农耕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