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走昔蒙青睐甚,还凭特笔阐潜幽。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探幽

唐·李中

古径穿花寻静境,闲门临水得清幽。

下走昔蒙青睐甚,还凭特笔阐潜幽。

云深山色千重秀,月淡松声万壑秋。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世间愁。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表达隐逸闲适之情,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但后世流传下来的不多,多见于各类诗集选本中。

译文

沿着古老的小径穿过花丛,寻找那宁静的境地;闲静的门前临水而设,得以享受清幽的环境,过去我曾受到你的特别青睐,如今还凭借着独特的笔触来阐发那潜在的幽深之美,云雾缭绕的山峦展现出千层秀色,月光淡雅,松涛声声,万壑回荡着秋意,这里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再去询问世间的烦恼忧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写诗人寻幽探静的行动,颔联则回忆过去受到的赏识,并表明自己仍致力于发掘和表现自然之美,颈联进一步描绘山水景色的幽静之美,尾联则抒发诗人对此地风光的赞美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古径、花丛、闲门、水色、山色、月光、松声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秀美的意境,诗人还通过回忆过去受到的赏识和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展现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隐居山林之时,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世俗的纷扰和追求内心的宁静,李中作为其中的一员,也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也通过回忆过去受到的赏识和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和独特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匮乏,关于李中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具体信息已难以考证,以上分析仅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和风格进行推测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