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筹笔驿
唐·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搜才到处悬冰鉴,谋国曾劳借箸筹。(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但融入了对诸葛亮才智与谋略的赞美)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但政治诗也多有佳作,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构思新奇,语言优美,常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猿鸟似乎还畏惧着诸葛亮的军令,风云也长久地保护着他的营垒,空使得上将诸葛亮挥动神笔,终究却让后主刘禅乘上归降的车辆,管仲、乐毅原是有才之人,不辱没诸葛亮;关公、张飞已死,他又想依靠谁呢?往年我经过锦城时拜祭过武侯祠,吟诵了《梁父吟》,心中充满了遗憾。
(添加句)
他搜寻人才如同悬挂明镜般公正无私,为国家谋划也曾不辞辛劳地运筹帷幄。
释义
原诗通过对筹笔驿(今四川广元市北,相传诸葛亮出师伐魏,曾驻军筹划于此)的描绘,表达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却未能实现统一中原壮志的深切同情和惋惜,添加的句子“搜才到处悬冰鉴,谋国曾劳借箸筹”则进一步强调了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制定国家战略方面的卓越才能和辛勤付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辉煌与遗憾,诗人以猿鸟、风云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诸葛亮的威严与智慧,同时以“挥神笔”与“走传车”的鲜明对比,揭示了英雄末路的悲壮,添加的句子更是将诸葛亮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突出了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英雄的无限敬仰。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个人也因卷入党争而仕途坎坷,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诗人在游历过程中,面对筹笔驿这一历史遗迹,触景生情,联想到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从而引发了对历史、对人生、对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赞美诸葛亮,诗人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