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全诗是什么?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移杨种柳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

枝分濯濯影,叶散萧萧响。

寒鸟聚还散,惊风吹复长。

何当乘白日,移柳向金塘。

作者简介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学闻名于世,庾信早年仕于南梁,曾任东宫学士,后出使西魏,被留不返,北周武帝时,任外史大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公,庾信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其后期创作,尤其是羁留北朝后,其作品风格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南人绮靡之风转变为苍劲雄健,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后人誉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译文

都尉刚刚移栽了枣树,司空又开始种植杨树,枣树枝条分明,映出清晰的影子,杨树叶随风飘散,发出萧萧的声响,寒冷的鸟儿时而聚集,时而飞散,狂风惊起,吹得枝条更长,何时才能趁着阳光明媚的日子,将这些柳树移栽到金色的池塘边呢?

释义

此诗通过描述都尉移栽枣树和司空种植杨树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中树木的生长与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诗中“枝分濯濯影,叶散萧萧响”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与声音,而“寒鸟聚还散,惊风吹复长”则通过动物与风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期待。

赏析

庾信的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树木移栽后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情感,诗中“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两句,既点明了主题,又通过人物的身份与行为,赋予了诗歌一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向往,体现了庾信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庾信一生经历了南梁、西魏、北周三朝,其文学创作也随其人生经历而发生了显著变化,此诗可能创作于庾信羁留北朝时期,此时他身处异乡,对故土与往昔生活充满怀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中“都尉”、“司空”等人物的出现,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南梁时期政治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