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与心违,感之良可哀。的释义

小编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世

世事与心违,感之良可哀。

浮生多苦辛,世事总难裁。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多抒发战乱流离之苦和个人身世之感,情感真挚深沉,韦庄还是花间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其词风清丽温婉,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世事常常与我的心愿相违背,每当想到这些真是让人感到悲哀,人生短暂且充满了苦难和艰辛,世间的种种事情总是难以做出决断和安排。

释义

“世事与心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觉得很多事情并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感之良可哀”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哀之情。“浮生多苦辛”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世事总难裁”则指出世事纷扰复杂,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判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难的深刻感慨,首句“世事与心违”直接点题,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感之良可哀”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后两句“浮生多苦辛,世事总难裁”则通过具体的描述,进一步阐释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韦庄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比和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无奈和悲哀之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和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战乱流离、仕途坎坷等种种磨难,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多难的感慨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总结。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