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自述
宋·陆游
今日山翁不自怜,
镜中衰鬓已华颠。
迂疏自笑成何事,
辱辱犹蒙圣主怜。
已分此生同废簏,
如今衰老浑无用,
犹有虚名语世人。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陆游作品中可能并无此完整诗句组合,但风格与陆游晚年自况之作相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如今我这山野老翁已不再自怜自艾,
镜中映照出的鬓发早已斑白如雪。
自己迂腐疏阔,笑问自己做成了什么大事?
却还承蒙圣上的怜悯与关怀,真是惭愧。
已料定此生就如同那废弃的竹箱,
如今衰老到几乎一无是处,
但即便如此,世间还有人谈论着我的虚名。
释义
此诗表达了陆游晚年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首句“不自怜”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但紧接着的“衰鬓已华颠”又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中间两句通过自嘲与感激圣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末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与自嘲,既承认自己的衰老无用,又意识到虚名仍在世间流传,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自我写照的佳作,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事业、名声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自嘲,也有对圣恩的感激与自谦,更有对虚名流传的淡然与超脱,陆游以“山翁”自居,既是对自己身份的谦逊定位,也是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认同,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时代背景的微妙映射,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广阔胸襟与深邃思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陆游在晚年时期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淡然态度,通过自嘲与反思,陆游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