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赐朝鲜国王李倧
明·朱由校
君恩旷浩荡,毋俾赤子忧。
海国蒙休泽,遐方奉冕旒。
梯航通上国,文物耀神州。
从此朝宗日,欢声动九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朱由校在位期间,虽然政治上多有荒疏,但在艺术上颇有造诣,擅长木工制作,对朝政则多交由宦官魏忠贤等人把持,尽管他的统治时期明朝已步入衰落,但他在个人兴趣上的才华仍被后人所提及。
译文
君王的恩泽宽广无边,不要让百姓担忧。
海外的国家蒙受恩泽,远方的国度也恭敬地奉戴皇权。
船只和梯桥连接着中原与海外,各种文化和珍宝在神州大地上闪耀。
从此以后,朝拜的日子里,欢声笑语将传遍九州大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明朝皇帝对朝鲜国王李倧的深厚恩泽和期望,希望朝鲜能够感受到皇恩的浩荡,不要让百姓有忧虑,也展示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以及皇帝对天下太平、百姓欢乐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友好关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首句“君恩旷浩荡”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皇帝对朝鲜的深厚恩泽。“毋俾赤子忧”则体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期望,中间两联则通过描绘海国与上国的交通、文化和物质的交流,展示了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共同繁荣,尾联则以“欢声动九州”作为结尾,表达了皇帝对天下太平、百姓欢乐的期望和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明朝天启年间,皇帝朱由校赐给朝鲜国王李倧的,当时,明朝与朝鲜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这首诗的创作,既是对这种友好关系的肯定,也是对朝鲜国王李倧的褒奖和期望,也体现了明朝皇帝对天下太平、百姓欢乐的期望和祝愿,在明朝与朝鲜的交往中,这首诗无疑起到了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的重要作用。